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炒股带杠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早在波兰战争结束之前,希特勒就下达了闪击法国的命令,他明确指出:“战争的目的是击溃法国,并迫使英国投降,从而在欧洲确立德国的霸权地位。时间总的来说将不利于我们,因为敌方的经济潜力比我们大。因此要向西方进攻,越快越好。”
德国完全占领波兰之后,早早就与德国宣战的英法两国军队竟然一直按兵不动,即使其总兵力已远超过西线德军的数量。此时的英法政府还认为希特勒不敢再向西进攻了,而是会转向东线去与苏联人较量,这是英法两国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但这一次英法两国又猜错了,希特勒决心再向西前进占领整个法国,同时逼迫英国投降。
德军不断向西线增派部队,英法军队则继续保持观望的态势。面对如此战争奇景,当时一位法国记者是这样描述的:“那里的宁静气氛令人惊讶。驻守在莱茵河畔的炮兵悠闲地观望着德国运送弹药的列车在河对岸来往行驶,我们的飞行员从萨尔区工厂冒烟的烟囱上空飞过也不投掷炸弹。很显然,最高统帅部最关心的是不要打扰敌人。”
可以看出来希特勒的确是一名军事天才,会把握时机,但是他控制不了全部,这也是他失败的一个原因,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残暴。
德国人利用这宝贵的战争间歇时间,加紧生产军事装备和弹药,迅速增强了德军的作战实力。进攻西欧的行动代号为“镰刀闪击”,由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泰因提出,将投入的总兵力为136个师、2439辆坦克、3700架飞机,另有运输机600架。
兵力配置上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群。按照德军总参谋部的作战设想,首先由空降兵夺取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重要战略要地,同时出动空军争夺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上空的制空权。然后B集团军群开始对比利时、荷兰进行佯攻,以诱使英法两国军队主力进入这些低地国家。
此时C集团军群在法国马其诺防线正面进行接触,争取有所突破,以牵制英法两国军队无法北上增援。
接下来,担任主攻任务的A集团军群由战线中央实施快速突击,穿越丛林密布的阿登山区,突入卢森堡和比利时南部,绕过马其诺防线直插法国腹地。“镰刀闪击”行动极具风险,因为倘若B集团军群战线中央突击不畅的话,就极有可能被侧翼的英法军队包围全歼,这将给德军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天生便喜欢险中取胜的希特勒一开始就很欣赏曼施泰因的这个计划,并很快批准了该计划实施。
据当时任德军第19装甲军军长的古德里安回忆,除了希特勒、曼施泰因和他本人以外,几乎再没有任何人对这个计划是具有信心的。此时,德军对面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35个师、3469辆坦克、2000架飞机,并可利用英伦三岛1000多架飞机支援战斗,在兵力上与德军可谓是旗鼓相当。
战前,英法联军误以为德军此次将沿袭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的战术,会把主力放在自己的右翼,通过比利时攻击法国,因此将联军主力部署在法比边界北端和法国北部各省,其他部队的大部分部署在南部的马其诺防线上,而战线中央则由于拥有阿登山区天险,只留了战斗力较弱的部队驻守。此时,万事俱备的希特勒开始动手了。
希特勒之所以决定闪击波兰后,立马闪击法国,看准的就是英法两国在德军进攻其他国家时的不作为。所以希特勒才敢大胆地攻击。
对于希特勒闪击法国,各位有什么看法呢?
我是搜史君炒股带杠杆,专注高质量文章,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要关注!
军群英法法国希特勒德军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线上配资股票_股票线上配资平台_专业放心的线上配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