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深秋的一个傍晚,时任中央军委顾问的王建安将军来到某基层部队视察。当夜幕降临配资炒股线上开户,部队组织全体官兵在露天场地观看电影。王建安将军兴致勃勃地来到放映场地,却发现自己的座位被特殊安排:一张铺着软垫的藤椅,旁边摆放着崭新的茶缸和冒着热气的水壶,而周围的战士们却都直接坐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这是谁安排的?王建安将军眉头紧锁,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不悦。
报告首长,这是为了方便您喝水休息。一位团领导连忙解释。
展开剩余77%两个小时不喝水就会渴死吗?王建安将军突然提高了声调,随即转身对随行人员说:给我拿个小板凳来。说完,他径直走向战士们中间,在一片惊讶的目光中坐了下来。片刻的寂静后,整个操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这位开国上将的举动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作风。王建安将军1908年10月12日出生于湖北红安县朱家垅村的一个贫苦农家。红安县原名黄安,这片贫瘠的大别山区走出了223位开国将军,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王建安从小在地主家做长工,却利用地主家藏书自学识字,背诵《三字经》。16岁那年,为谋生路,他加入了吴佩孚的部队,在那里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也初次接触到了军事指挥。
北伐时期,共产主义思想在军中传播,王建安很快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常对同乡战友说: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真正改变我们穷苦人的命运。1926年冬,他奉命返回大别山,参与筹备革命。在1927年的黄麻起义中,他第一个登上城墙,因战功被提拔为班长。此后在反围剿战斗中,他逐步晋升至副团长,养成了刚正不阿、治军严格的作风。
1936年,已是红四军政委的王建安与同乡许世友在延安抗日大学同窗。两人虽性格迥异——王建安沉稳严谨,许世友豪爽直率——却结为生死之交。然而1937年的一场风波让这对挚友反目:许世友因不满中央对张国焘事件的处理,计划带兵回大别山打游击。王建安坚决反对,在劝阻无果后向中央报告,导致许世友被处分。直到1948年济南战役,在毛主席的巧妙安排下,两人才重归于好。
战役前夕,毛主席亲自召见王建安,递给他一支烟说:建安同志,党中央决定让你担任济南战役副指挥。当得知总指挥是许世友时,王建安立即明白了主席的良苦用心。在前线,许世友摆下接风宴,两人痛饮高粱酒,尽释前嫌。原定两个月的攻城战,他们仅用八天就取得胜利。王建安在车祸负伤后仍坚持指挥,其麾下两个团因战功卓著被授予济南第一团和济南第二团称号。
建国后,王建安历任多个军区副司令员,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被官兵们亲切称为王青天。他严格要求子女,四个儿子都在外地基层工作。当妻子提议让小儿子回京时,他断然拒绝:只要我活着,他们就该为国家做贡献。1975年担任军委顾问后,年近七旬的他仍坚持每年用四五个月时间深入基层调研,足迹遍布全国各军区。
1978年在厦门调研时,他严词拒绝军区领导陪同:你们往那一站,战士哪敢说真话?在连队视察期间,他坚持与战士同吃大锅饭,禁止秘书拍照记录。那场露天电影事件,更是将他平易近人的作风展现得淋漓尽致。
1980年7月,王建安将军与世长辞。遵照遗嘱,他的葬礼简朴至极,连在外地的子女都未通知。直到数月后,老战友们才得知他已离世。这位从大别山走出的开国上将,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本色。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线上配资股票_股票线上配资平台_专业放心的线上配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