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靖股票配资网站哪个好
世人喜称“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来源于传统农耕社会,我们也要代入到现场实景去考察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封建社会的知识份子,读的书是四书五经这些儒家典籍,奋斗的目标是科举上榜做官,擅长的技艺是人心思想,八股文章。如果能够考试做官,当然是正途。但是如果考不上,所读的这些道德文章就全部成为了理论,对于到社会上谋生似乎作用不大,手又只能提笔不能做其他事情,所以人们就喜欢称书生无用。
书生无用的罪魁祸首,似乎要指向儒学的创始人孔子。人们的印象中,孔子是个只会鼓吹道德口号,强调礼仪秩序的迂腐夫子,创始人给人以这种印象,后辈的学生们无能似乎也在题中之义了。所谓“俗儒只知寻章摘句”,所谓“下笔虽有千言,临事却无一策”,又所谓“内儒外法”,孔子的道德文章看来只能作为招牌掩饰,实际功用基本为微。活脱脱的就是一个花瓶的样子。
然而当真如此嘛?孔子在世的时候,教授弟子礼乐射御书数,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都概括在其中,既培养弟子的三观,又教授以谋生本事。几千门人之中,杰出的弟子不计其数。活跃在当时的政治军事外交事件中,不乏左右春秋政局走向的英才。如此看来,孔子的学说是具有相当的经世用途的。看来,后代的儒生们之所以给人们造成无用的印象,乃是历代“教育局”对孔子学说的曲解与片面割裂应用,孔子当然不能背这个锅。
展开剩余80%孔子是杰出的学者与政治家,他的真知灼见,远远出于人们的想象。
《论语》是孔子一生言行的总集,虽然只有区区一万多字,然而言简意赅,蕴意深远,有些话虽然读起来比较浅白,但是却包含了深刻的智慧与真理。
孔子本人做过鲁国的宰相,在他主政下,鲁国一度兴盛。孔子既有行政经验,又有行政思想,他的一句话,影响到了往后几千年,直至今日。
论语的颜渊篇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有一天子贡去问孔子怎么样才可以搞好政治,孔子回答说:“足够多的粮食,足够多的军队,以及在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公信力。”并且,依次说明这三者的重要性,信用大于粮食,粮食大于军队。
后世但凡能够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的国君统帅,无不都依据这六字真决来决定。我们纵览历史,可以发现六字真言充斥在古往今来的兴衰成败之中,践行这两个字的大多有一番作为,不践行的大概率下场悲惨。我们这里先讲“足粮“这个条件。
一秦赵争霸天下,粮食成为胜负的先决条件
公元前262年,围绕着韩国上党之地的归属权,秦赵两国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经典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整整持续了三年,双方几十万的兵力对峙着,军事实力勉强比肩秦国的赵国,防守住秦国还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几十万张口每日巨大的粮食消耗,却给赵国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按《孙子.作战篇》记载,“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一场十万人数军队参与的战争,每天消耗的粮食,人力,金钱,耽误的农业生产都是一个天价的数目,更何况双方都倾国而出,军队不下数十万,给两国经济民生所带来的消耗更是肉眼可见的。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人民就只有两个任务,打仗和种田,整个国家都化生为为了战争服务的机器,惠文王之后又攻取巴蜀,巴蜀和关中都是天府之国,土壤肥沃,非常有利于经济生产,秦国的粮食储备是远胜于六国的。这能够支撑秦国军队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赵国在变法风暴之中,只是对军队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对于社会结构上的改革并没有来一次类似秦国这样彻底改头换面的变法,农民积极性天然就会低于秦国。再加上赵国虽然土地广袤,但一部分是胡人的土地,适合耕种的土地质量也比不上秦国。
无论是廉颇还是赵括,都无法改变综合国力比不上秦国的现实,粮食成为了战争天平上最重要的砝码。秦国的底牌显然更多,所以在战争中胜出。
二三国群雄面面观:枣祗首倡屯田,奠定曹魏立国基础。袁术袁绍滥用民力,饮恨而亡。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在东汉王朝统治了近两百年之后,“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的戏码又重新在华夏大地上演。
曹操自从迎回献帝到许都,就听从了枣祗、韩浩的建议,将俘获的黄巾军农具发给枣祗,召集流民,兵士按照军队编制进行屯田,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见效果如此好,曹操又下令治下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后来又接受枣祗的建议,派军队去屯田,屯田制得到广泛地推行。曹操早年因为断粮问题而中止军事行动的现象再也没出现过。中国北方的无主只田,到处饿殍的现象也大大减少,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让曹操能够更加从容不迫的解决各个割据军阀,从而建立魏国。
与曹操相对立的是袁绍,袁术兄弟,三国志记载:“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
像袁术袁绍这种富家子弟的作风,有粮食吃了就随处丢掉,没粮食就到处去抢,不但破坏了民生,而且也导致治下人民越来越难以生存,劳动力的短缺就会导致种田的人更少,没有种田的人就没有可持续发展,军队就会时不时缺粮。像袁术这个二世祖,是丝毫不会考虑治下人民和军队的死活,只顾维持自己奢侈的生活,手下的人民跟军队都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还不知反省,导致孙策与手下的叛逃。袁绍最终覆亡,就是不重视粮食民生,浪费粮食,放弃发展,根本就是自作自受。
南阳本来是一个富裕的地方,就是在袁术无节制的消耗下,才导致这一幕幕人间惨剧,最终袁术因为无粮可吃而饿死,所谓
”无敌而自破“
,正是如此。
人要生存,就要吃饭。政治家要管束治理好地区,首先就要治下的人能够吃饱饭。孔子说“足食”,是智慧,也是客观真理股票配资网站哪个好,一直到现在也不过时。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线上配资股票_股票线上配资平台_专业放心的线上配资观点